应化教研室组织开展应化本科课程研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5 点击量:
9月25日,为进一步深化应化专业本科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师授课水平,应化教研室近期组织开展了应化本科课程专题研课活动。活动聚焦专业课程建设,《仪器分析》《无机化学》《化工识图绘图》《物理化学》4门关键课程的负责人进行说课展示,为教研室教师搭建了教学经验交流与教学思路碰撞的优质平台。
活动中,各课程负责人结合课程定位与学生学情,围绕 “怎么教、教什么、如何让学生学好” 的核心问题,课程负责人依次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汇报。
《仪器分析》课程负责人邢鹏从课程在应化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工具性”定位出发,详细阐述了以“理论+实操”为核心的授课思路。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采用“案例驱动” 模式,结合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行业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光谱、色谱等分析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同时重点介绍了课程如何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实验室实操”的双线教学,强化学生仪器操作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清晰呈现了从基础理论讲解到综合实验设计的完整课程展开逻辑。
《无机化学》课程负责人郝晴立足课程作为应化专业“基础入门课”的属性,以“夯实理论基础、衔接后续课程”为目标,梳理了课程的授课框架。她强调在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可视化教学”方法,通过分子结构模型、化学反应动画等教具与多媒体资源,化解原子结构、化学键等抽象知识点的教学难点;并结合生产实例,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生产过程的物料衡算,做知识图谱展示等方式,详细说明了课程如何从基础概念导入到知识综合应用的逐步推进过程。
《化工识图绘图》课程负责人曾川围绕课程“实践性、工程性”的核心特点,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思维与绘图技能”为核心展开说课。在授课思路上,他采用 “项目导向” 教学法,以一个完整的化工生产装置设计项目为主线,将化工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图纸绘制等知识点融入项目各环节;教学方法上,注重“软件实操+规范讲解”结合,通过 AutoCAD、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等工具的实操教学,让学生掌握从设计方案到图纸绘制的全流程技能,并详细介绍了课程如何通过“课堂演示+课后任务+ 目答辩”的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物理化学》课程负责人李丹,针对课程“理论性强、公式推导多”的特点,以“降低学习门槛、强化应用意识”为出发点,分享了课程的授课思路。她提出采用“问题导向+数学工具融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现象(如溶液沸点变化、表面张力应用)引出知识点,再结合数学推导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本质;同时强调课程与应化专业后续课程(如化工原理、反应工程)的衔接,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理论讲解+例题分析+科研案例拓展” 的模式,让学生既能掌握热力学、动力学等核心理论,又能理解其在实际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清晰呈现了课程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拓展的展开路径。
此次研课活动不仅让各课程的教学思路、方法与实施路径更加清晰,也为教研室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后续,应化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研讨,推动各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为应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
||||
|